記者王慶偉山景城報導
August 11, 2011
長期居中協調、促成展出的國科會科技組組長楊啟航表示,電腦歷史博物館是全世界最大的電腦及半導體相關科技產品歷史博物館,約在2010年年初向中華民國駐外單位正式提函,邀請台灣提出在電腦、半導體業有貢獻的人士,製作口述歷史,成為電腦歷史博物館正式館藏。
August 11, 2011
台灣在電腦及半導體的貢獻,將成為電腦歷史博物館的正式館藏。
圖為公視製作台灣第一家電腦神通公司創辦人苗豐強(左)的口述歷史。
(圖:國科會科技組提供)
位於山景城的電腦歷史博物館(Computer History Museum)將於9月27日,周二晚與國科會科技組聯合舉行開幕會,慶祝台灣IT資訊產業口述歷史成為電腦歷史博物館的重要館藏。電腦歷史博物館將邀請主流電腦、半導體、電子產品業界百多人參加這項盛會。
長期居中協調、促成展出的國科會科技組組長楊啟航表示,電腦歷史博物館是全世界最大的電腦及半導體相關科技產品歷史博物館,約在2010年年初向中華民國駐外單位正式提函,邀請台灣提出在電腦、半導體業有貢獻的人士,製作口述歷史,成為電腦歷史博物館正式館藏。
「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楊啟航指出,這是世界級的博物館將中華民國對電腦及半導體的貢獻,正式列為全世界電腦歷史的一部份,讓現今及後世研究科技歷史的學生及人士,都能瞭解台灣科技界的成就。
製作台灣科技界人士的口述歷史也絲毫沒有馬虎。台灣政府內部協調之後,由國科會製作,委請台大電機工程研究所教授郭斯彥,以及台北科技大學教授陳英一執行,由台灣公共電視拍攝;並請到對台灣科技產業相當熟悉的「矽屏障」(Silicon Shield)一書作者愛迪森(Craig Addison)監製英文訪談部分。楊啟航表示,由國科會召集專家學者,推選出第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訪談名單,包括苗豐強、施崇堂、張俊彥、曹興誠、史欽泰、楊丁元、林百里、胡定華、施振榮、李焜燿等十人。
由於這些科技人士往來世界各地,台灣公視花費一年多時間約定採訪、拍攝製作完成。被訪者若以中文口述,影片會有英文字幕打出。楊啟航表示,國科會今年7月將製作的十位科技人士口述歷史成果,在台北正式交給電腦歷史博物館代表。台灣公視則打算將十位人士訪談內容,精剪成為三小時影片,近期在台灣播出。
「電腦歷史博物館對這項館藏非常重視,在9月27日有正式而且隆重的開幕會,宣布這項新館藏。」楊啟航指出,台灣科技人士口述歷史在電腦歷史博物館展出,有幾層重要意義:一是告知全世界台灣在電腦及半導體產業上的地位。「電腦歷史博物館有實體及網路展出,任何研究電腦及半導體歷史的,都會到電腦歷史博物館來,會看到台灣在這方面的貢獻。」二;口述歷史是第一手資料,由當事人親口道出,增加資訊可信度,比當事人過世後的二手、三手資料要珍貴。三是電腦歷史博物館將邀請亞洲其它國家如印度、日、韓等國提供口述歷史,而台灣首先製作出這份歷史,有帶頭指標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